長江商報訊( 記者熊輝通訊員隋業(yè)輝 王力 )2019年9月29日凌晨,經過三年半的建設,舟山富翅門大橋建成通車,這是自2000年承建桃夭門大橋以來,中交二航局在舟山建成通車的第8座跨海大橋。
富翅門大橋為雙塔單索面結合梁斜拉橋,采用混凝土倒Y鉆石型主塔結構,大橋全長1493米,主跨340米,主塔高116米,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80公里,大橋主梁采用鋼混結合梁,該橋梁形式在舟山地區(qū)首次采用。同時,大橋施工中,攻克了樁基無覆蓋層施工、混凝土箱梁大跨度頂推施工、舟山最重箱梁吊裝、大型起重船無法進入施工現場等難題。
富翅門大橋處于響礁門水道,沖刷嚴重,大橋主墩水域均為巖層,且呈現V字形深溝。“在開工之初,我們曾安排潛水員下去摸摸底,潛水員卻無處立足,一直往下滑,都是陡坡!敝薪欢骄猪椖考夹g負責人周傳富說,V型深槽最深處達61米,項目部承建的9號墩承臺就在這V字形斜坡上,巖面斜率接近35度。針對大橋“基巖裸露、大斜坡、急流速”的惡劣條件,項目部采用了“懸臂、跟進、錨固”三步走的新型大橋樁基施工方案,把26根鋼護筒種植在斜坡的巖石上,然后,進行鉆孔樁施工。經檢測,主墩樁基均為I類樁,并成功申報了“淺覆蓋層深水區(qū)流速傾斜巖面的鋼護筒施工裝置”國家專利。
富翅門大橋混凝土箱梁大跨度頂推施工在全國尚屬首例,頂推最大跨度50米,頂推長度330米,單幅頂推總重量達到一萬噸。精度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工藝復雜。按照常規(guī)工藝,大橋引橋多采用掛籃或者滿堂支架法施工,由于富翅門大橋水域覆蓋層很淺,搭設支架無處生根,采用頂推施工是最佳選擇。同時,頂推施工不與海水接觸,更利于環(huán)保。
富翅門大橋跨度不大,但大橋主跨鋼混結合梁重量達到370多噸,比舟山金塘大橋標準梁重150噸,比西堠門大橋最重鋼箱梁重10噸。周傳富介紹:“這座橋結合了鋼結構和混凝土面板各自的優(yōu)點,克服了鋼板與瀝青路面‘沾不上、粘不牢’的問題,使得橋梁的耐久性、抗腐蝕性更好。 ”由于富翅門大橋鋼箱梁面層為混凝土結構,導致梁重量有所增加,施工難度加大,但品質得到了提升。
富翅門大橋上下游分別是響礁門大橋和高壓架空線,通航能力差,大型起重船進不來。項目大型結構物吊裝,多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諸如主墩鋼套箱安裝、橋面吊機拼裝等,都需要現場拼裝。
項目部創(chuàng)新施工工藝,頂推梁澆筑采用模塊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思路,先用角鋼模仿節(jié)段梁內部輪廓制作胎具,做好鋼筋定位槽,然后將鋼筋一根一根放在鋼筋定位槽上,提前進行整體綁扎。綁扎好后,再用塔吊對鋼筋進行整體吊裝。橫梁鋼筋綁扎施工有常規(guī)的4天縮短到1天半。同時,鋼筋綁扎間距誤差控制在±5毫米以內,與規(guī)范中所提到的±20毫米要求相比,精度大大提升。
項目還積極創(chuàng)建“智慧工地”建設,利用BIM和互聯網技術。在混凝土攪拌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實現全程監(jiān)控,將質量把關關口前移,真正地提高了工程質量和品質,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富翅門大橋項目工程還積極推廣應用智能化設備,自主開發(fā)架橋機同步頂推自動控制系統、智能鋼筋彎曲機、自動噴淋養(yǎng)護系統,打造智慧用電等工地智能化管理亮點,進一步實現工地智慧化全覆蓋。
富翅門大橋既是保障浙江自貿試驗區(qū)建設和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等重大產業(yè)配套的重要基礎設施,又是舟山北向大通道的先導工程和浙江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大橋通車,將極大優(yōu)化舟山本島的路網結構,同時,將助力舟山積極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江,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有所作為,實現新跨越。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