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1886年,世界第一輛裝配內燃機的汽車“奔馳1號”在德國誕生。到2035年,時隔149年后,待最后一臺搭載內燃機的汽車售出,燃油車也將在這片土地上正式宣告退出。當地時間29日凌晨,歐洲聯(lián)盟27個成員國環(huán)境部長結束了長達16小時的談判,一致支持“到2035年實現汽車零碳排放”的目標,屆時將不再銷售燃油汽車。
燃油車銷售倒計時
此次,歐盟環(huán)境部長會議就應對氣候變化的提案達成協(xié)議,一致支持到2035年實現汽車零碳排放的目標,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的銷售。
逐步淘汰燃油車是歐盟委員會2021年7月提出的減排提案的關鍵內容。為實現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比1990年水平降低55%、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歐盟希望促成其汽車產業(yè)完成從燃油汽車到純電動車的轉型。提案意味著,自2035年起,使用汽油和柴油燃料的轎車及輕型商用車都將不得在歐盟市場銷售。
歐盟氣候專員Frans Timmermans指出,“氣候危機及其后果顯而易見,因此急需政策作為支持”,他補充道,俄烏沖突正刺激各國更快地退出化石燃料市場。
外界認為,由于此項計劃此前已獲歐洲議會方面支持,在歐盟成員國達成共識之后,其有望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
除了禁售燃油車外,會議上還有四項提案達成共識。包括歐盟各國還將支持建立新的碳市場、設立百億歐元基金、增產可再生能源、推廣“碳匯”理念。
各國能源部長還達成了一項更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30年,歐盟有4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并將能源消耗比預期水平減少9%。而歐盟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僅為22%,也就是說10年內歐盟對可再生能源的產出要求將近翻倍。
據了解,立陶宛是唯一一個反對上述協(xié)議的國家,擔心新碳市場可能增加其公民的能源費用,它尋求建立更大規(guī)模的基金,但沒有成功。
此外,意大利、斯洛伐克等不少國家希望將此目標推遲到2040年,最終各國認可了歐盟最大汽車市場德國提出的一項妥協(xié)方案:保留了2035年目標的同時,歐盟委員會將在2026年評估是否給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車或油電混合動力車“開綠燈”。
現實考驗
汽車是歐洲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汽車排放占比近15%。一些汽車制造商認為,淘汰燃油車、普及電動車的計劃不宜激進,因為充電設施仍不夠多,尤其在南歐和東歐國家。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該計劃原先遭遇汽車制造廠商的抵觸,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的汽車廠商都提過異議。從基礎配套設施來看,歐盟會遇到幾個問題,首先是充電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后;其次是各國充電設施機構分布不均衡,有的國家多有的國家極少;此外,隨著電車增長,歐洲電網將面臨巨大考驗。
歐盟委員會主管綠色事務的執(zhí)行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說,歐盟“絕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選擇了電動車”,歐委會將保持“開放思維”;不過目前來看,混動汽車的排放量不滿足減排標準,而低排放的替代性燃料則成本過高、難以推廣。
Timmermans也對現狀露出擔憂,他認為目前混合動力車無法實現足夠的減排,而替代燃料的價格也非常昂貴。為達成目標,還需要政府和相關行業(yè)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事實上,在經過多年低碳轉型后,歐洲國家能源結構中傳統(tǒng)能源占比不斷縮小。然而,隨著近期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歐洲多國轉向煤電應對能源短缺。德國聯(lián)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本月19日發(fā)表聲明說,為應對俄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德國將采取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包括限制使用天然氣發(fā)電,轉而更多地利用煤電。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說:“這令人痛苦,但這是減少天然氣消耗的必要舉措!彼f,為了避免冬季供暖出現困難,德國不但要節(jié)省使用天然氣,還要盡快讓后備煤電站投產。
除了德國,奧地利、希臘、荷蘭等歐洲國家也紛紛宣布,重開煤電廠或采取措施支持煤電。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和能源事務發(fā)言人蒂姆·麥克菲承認,由于歐洲能源格局出現新變化,歐盟成員國能源結構及相關計劃將有所調整,其中包括重啟部分煤炭產能。
分析人士認為,轉向煤電會擾亂歐洲國家的新能源發(fā)展計劃,也勢必對歐盟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產生不利影響。
末日還是機遇
歐盟主要成員中,德國、法國、意大利均是汽車生產大國。并有一批汽車跨國企業(yè),包括大眾汽車集團、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雷諾、PSA、菲亞特等。這些總部在歐盟國家的跨國汽車集團,其銷量約占全球汽車總量的四分之一。
此前歐洲議會的立法提案通過后,大眾汽車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立即表態(tài)支持這一法規(guī)。此外,福特、沃爾沃、奧迪、捷豹等品牌其實已經有計劃地在執(zhí)行自2035年之前停止銷售內燃機車型。
但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曾對這項法規(guī)表示反對,因為這項法案極有可能對于傳統(tǒng)燃油車企業(yè)和市場造成毀滅性沖擊。根據歐洲汽車供應商聯(lián)合會發(fā)布的研報顯示,汽車電動化的快速轉型將導致大量工作崗位的減少。預計到2040年,歐盟汽車供應商將削減大約50萬個工作崗位。
但對于老牌車企來說,禁售燃油車可能意味著新的機遇。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表示,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計劃,可以說是比較務實、有一定可執(zhí)行性的。因為停售燃油車不代表不發(fā)展內燃機和不發(fā)展燃料機車,不燒汽柴油反而可以開發(fā)新型燃料、超低排放的“碳中和”燃料,這更是給了石油化工行業(yè)、新型汽車配件行業(yè)等一個結構性轉型的機遇。
祁海坤指出,只要那個國家的整體排放水平在合理范圍內,未來的內燃機車也不會消失殆盡,新型燃料型汽車和未來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會和電動車行業(yè)共同擔負起汽車工業(yè)升級轉型的重任。(北京商報)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