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世界銀行最新發(fā)布的南亞地區(qū)經濟簡報指出,受俄烏沖突影響,原本面臨諸多挑戰(zhàn)的南亞經濟,增速較先前恐有所放緩。報告預測,2022年和2023年該地區(qū)經濟將分別增長6.6%和6.3%,前一數值比今年1月所做的預測下降了足足1個百分點。
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南亞許多國家本就面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困難,外部壓力傳導至國內,使本國金融市場更趨不穩(wěn)。俄烏局勢升級無疑加劇了這些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通脹走高、財政赤字繼續(xù)擴大等,有可能引發(fā)更多問題。
由于財政失衡和外部失衡,斯里蘭卡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甚至一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許多人認為這個國家正在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
尼泊爾雖未遭遇如此嚴峻的形勢,但同樣有危機感,并開始未雨綢繆。財政部、國家計劃委員會等部門官員近期針對限制進口、加強外匯儲備、挽救經濟等議題進行了數小時的討論,希望通過多項措施避免可能發(fā)生的經濟危機。
印度復蘇進程比其他國家好一些,但勞動力市場復蘇不完全和通脹壓力居高不下,恐會長時間制約家庭消費。
而在馬爾代夫,由于化石燃料進口價格高企對經濟影響很大,加之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游客減少,經濟增長前景不佳。
總體來看,盡管南亞地區(qū)各國經濟復蘇均有起色,但近段時間的國際政經局勢令所有國家和地區(qū)都面臨不小挑戰(zhàn)。
南亞各國遭遇經濟困局有一個共同的誘因——國家自身“造血”能力有限,經濟的穩(wěn)定性與增長動力長期嚴重依賴外部因素。在全球經濟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這些國家的復蘇進程必然受到影響。
舉例來說,疫情在過去幾年間重創(chuàng)了斯里蘭卡的經濟支柱之一——旅游業(yè)。斯旅游業(yè)占GDP10%,是其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疫情暴發(fā)以來,斯旅游產業(yè)一度陷入停擺,外匯收入驟降。同時,斯主要生產資料和生活必需品都高度依賴進口,經濟整體抗打擊能力薄弱。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該國今日的困境。
疫情同樣讓尼泊爾外匯主要來源之一——僑匯大幅減少,尼泊爾外匯儲備嚴重不足,面臨出現經濟危機的風險。
對各國而言,擺脫當前困局的關鍵在于謀求協作,同時加速推動國內經濟轉型,提升“造血”能力,以減少對外部環(huán)境的依賴。專家認為,南亞各國若想順利渡過難關,必須著眼未來、消弭分歧、通力協作。
當前,“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各個項目正在幫助相關國家提升經濟動能,南亞許多國家亦是受益者。因此,各國應借“一帶一路”東風,努力提升自身經濟“硬實力”以及抗風險能力,如此方能更好應對復雜多變的全球局勢。(經濟日報)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