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 > 用陽光操作遏制扶貧金“跑冒滴漏”

用陽光操作遏制扶貧金“跑冒滴漏”

2013-12-30 02:30:14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12月28日,審計署公布19個縣2010年至2012年財政扶貧資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結果,19個縣普遍存在著虛報冒領、擠占挪用扶貧資金等問題,甚至將扶貧資金用于請客送禮、形象工程等。

雖然扶貧資金“跑冒滴漏”是個老問題,此前公眾多有耳聞,但此次審計署列出長長的問題清單,依然驚人——甘肅古浪縣多個部門騙取140.25萬元扶貧資金;陜西洛南縣扶貧局將1451.49萬元扶貧款用于刷墻蓋樓;云南昌寧縣扶貧辦把113.25萬元扶貧資金變成招待費;寧夏同心縣耗資數百萬扶貧款建造牌樓和宣傳牌……

扶貧款作為困難民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堪稱寶貴,可一些地方竟如此糟蹋,怎能不讓人心疼?

到底是哪些官員在染指扶貧款?審計署表示,19個縣共有123名相關責任人受到查處,其中判刑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78人,通報批評17人,誡勉談話26人;另有24名責任人員的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那么,相關地方政府是不是該將這些涉事官員的名單公布一下,一方面以儆效尤,另外也向社會展現(xiàn)一下問責的誠意。

對于扶貧資金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嚴厲追責當然是必須的,但與此同時,扶貧資金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反思。

扶貧資金被侵吞糟蹋,除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之外,更折射出相關扶貧資金管理制度的缺陷,即扶貧資金使用缺乏透明,實行封閉管理。扶貧資金一級一級往下?lián)埽恳患墝τ谫Y金的使用情況,公眾看不到一本明白賬。許多扶貧項目款項的發(fā)放、項目的確定、最后的驗收,全部由政府部門包辦。公眾難以了解實情,監(jiān)督又如何跟進?

所以,要想讓扶貧款不再淪為唐僧肉,必須打破這樣的封閉管理,全面實現(xiàn)信息透明。扶貧資金劃撥和使用情況,扶貧項目的規(guī)模、目標、申報、實施情況以及實施效果,都應作為各級部門信息公開的必選項。如此一來,那些試圖把扶貧款用于三公消費以及濫發(fā)福利的單位,恐怕將知難而退,一些部門要想騙取扶貧資金,顯然也不容易“下手”。

此外,在扶貧項目的篩選上,應建立由當地民眾參與的評議機制。現(xiàn)在許多扶貧項目都是官員和專家說了算,往往脫離當地實情,讓扶貧變“坑農”。比如此次審計署披露的,貴州鎮(zhèn)寧縣馬廠鄉(xiāng)政府等4個單位組織實施的刺梨種植、核桃種植、草地生態(tài)畜牧業(yè)、油桐嫁接示范林建設4個種植養(yǎng)殖項目,由于前期論證未考慮當地氣候、土質等條件,項目效果不佳形成損失337.23萬元。倘若這些項目確定之前,由本地民眾參與評議,也不至于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

扶貧資金實行陽光操作,信息公開,問責公開,讓公眾充分參與,這無疑是防范扶貧款“跑冒滴漏”,遏制扶貧腐敗的一劑良藥。有關方面不妨將此當做扶貧改革的一個切入口,早日拿出實質措施來。

據《新京報》12月29日社論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zhàn)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