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 > 高考加分的結果平等首先依賴于機會平等

高考加分的結果平等首先依賴于機會平等

2013-10-28 02:42:50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近日放出的高考加分政策的調整消息,是針對名目繁多的“特長加分”的大規(guī)模瘦身。雖然各地調整的程度不同,但是它帶來的效應,或許是正在苦練奧賽、藝術以及體育項目的莘莘學子伴著失望的解放。

特長加分原本是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和選拔有特殊才能學生的一種手段,給予這些在體育、藝術、科技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并獲得一定成就的學生以綠色通道,對于他們和整個社會來說,這是一種結果公平。

然而,結果上的公平依賴于機會上的均等,在教育——高考選拔——上尤甚。高考涉及到的是社會階層間的流動,避免人們經濟社會地位的固化。特長生加分政策公平實施,先決條件至少在于信息對稱,選拔公正,要求合理。

所謂信息對稱,在于受教育者對加分項目和標準的通曉,伴隨的是彌合地域之間的信息差異;選拔公正,在于執(zhí)掌加分大權的人與加分者沒有利益上的直接關聯(lián);要求合理,在于對“特長”的要求在“正!钡姆秶畠取

這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一定都能達到。以前多如牛毛的如“航模”、“古箏”、“無線電”項目的加分,在鄉(xiāng)村學生中是鮮有耳聞且難以訓練的。教育廳局主持的加分考核更可能成為省會學生的福利。而小學奧林匹克考高中知識,高中奧林匹克考研究生知識,以這樣的奧賽標準全民瘋傳,對于現(xiàn)行的教育培養(yǎng)計劃來說,無疑是個諷刺。

機會的不均等無論如何也導致不了結果平等。因此不合理的加分政策產生的后果是加大了地域間的教育不均衡,增加了權力尋租的空間,以及導致素質教育應試化。

本次高考加分政策的全國性“瘦身”可以說是教育改革的思考探索,或許更是當前形勢所迫。取消一些有礙地域平等的考察內容,一些容易滋生教育腐敗的考核項目、一些揠苗助長的考試目標,無疑對促進當下教育、選拔機會均等有著有益的影響和導向。

對特長學生的教育應當“策之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通其意”。如何在保障機會均等的前提下,發(fā)現(xiàn)特殊人才,拓展特色素質,承認特長成果?其實還需要更大步伐的改革,例如,考核是否應該在各地域普遍普及的教育科目中挑選評分項目?是否可以嘗試推行社會化運行,如“雅思”、“托!笨荚嚢氵M行第三方運作?是否應當限定超前教育的最低年齡參與人數(shù)?等等。由此,才能讓每一粒金子都普照陽光而灼灼發(fā)光。

■特約評論員 花貓子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zhàn)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