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今年以來,我國已有130多個文藝團體和個人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但真正的觀眾卻是寥寥無幾。
在國內(nèi)一些機構和企業(yè)熱炒下,世界五大音樂廳之一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儼然已成“世界音樂圣殿”代名詞,仿佛只要登上這個舞臺,就意味著音樂造詣獲得了國際認可。但是,金色大廳處于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的管理之下,這130個中國文藝團體和個人,并無一個是因藝術水準、表演質(zhì)量受到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邀請,也無一個是如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美國紐約愛樂樂團那樣,是作為其商演合作對象出場的;這些文藝團體或個人之所以能夠登臺,是源于金色大廳還有著第三種經(jīng)營模式:只要掏場租費兩三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5萬元—20萬元),就可以租用場地。
據(jù)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李克辛說:“都是利用金色大廳的‘垃圾時間’,根本不在正式音樂季安排的場次中……都是通過使館和華僑商會……贈票”,因為實在太頻繁,連中餐館廚師都“聽怕了”不愿捧場。迢迢萬里趕過去,奉上約15萬元—20萬元人民幣的場地租用費,把音樂會辦成了門前冷落車馬稀的自娛自樂,把金色大廳搞成了卡拉OK廳,這只能說是在“傍名”,是在拉虎皮作大旗。
說是拉虎皮作大旗,在于“傍名”還有下文。就是回國之后,利用“信息不對稱”,在宣傳簡歷中加以標榜,表示登臺過維也納金色大廳是如何如何的高端大氣上檔次,自吹自擂,自抬身價,反正一般民眾不知道在金色大廳究竟是個什么情況。但是無論泡沫吹得如何的大,卻終究不免一朝被戳破。
我國這130多個文藝團體和個人對金色大廳的趨之若鶩,既是維也納金色大廳品牌效應的體現(xiàn),同時,拙劣不堪、門可羅雀的演出,也使得金色大廳深受困擾。這就需要金色大廳對這些文藝團體進行嚴格的藝術評估和篩選,從而控制演出質(zhì)量,以免自身形象受到傷害。
而如若這些文藝團體和個人都是自費登臺,經(jīng)費來源是個人或企業(yè),那么,誰的荷包誰做主,與金色大廳就屬“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其實也未可厚非,至多就是要承受關于奢侈和虛假宣傳的輿論指摘罷了。但是,頗多文藝團體卻是公費登臺,打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旗號,由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門不惜重金地送去展示,玩一圈,甚至還有出國演出得不到文化部批準,借道旅行社出去的。文藝團體要的是排場和虛名,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圖的是政績,被靡費的卻是公帑,是納稅人的血汗錢。
此外,這樣的打腫臉充胖子“傍名”,拉虎皮作大旗行徑,在社會上也起了很不好的誤導作用。譬如一些學校想賺錢,學校樂團就請家長自掏腰包自付路費、住宿費帶孩子去,大大加重了學生家庭負擔。
中國文化曾經(jīng)走出去過,譬如當年梅蘭芳先生的京劇。正如女詩人陳敬容《力的前奏》所說:“歌者蓄滿了聲音/在一瞬的震顫中凝神/舞者為一個姿勢/拼聚了一生的呼吸”,藝術上的聲名是基于藝術造詣,而藝術造詣則基于潛心的修為,而非拉虎皮作大旗式的“傍名”。靡費公帑重金登臺金色大廳自娛自樂一番,再“出口轉內(nèi)銷”做虛假宣傳,最終,只能是貽笑了外國人,再貽笑于國人。
■ 本報評論員 于立生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