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 葉青(湖北省統(tǒng)計副局長)
在武漢生活學習了34年,我覺得武漢與長江的關系有點特殊。一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在武漢注入長江,把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南岸嘴這個“中國角”。從現(xiàn)有數(shù)據(jù)來看,有多少座長江大橋,就有多少座漢江大橋。二是江面寬闊。重慶與武漢有點相似,多條江穿過城市,但是,江面不寬。三是長江、漢江都是從城市中心流過,這與長江下游的城市相比非常明顯!按笊虾!迸c長江的關系,只是由于長江在它的身邊劃過,穿過上海中心地帶的只是黃浦江。南京、馬鞍山、銅陵、九江等亦如此。兩條寬寬的大江從武漢中心穿過,給這個城市帶來何等的氣勢。
因此,建橋既給武漢帶來機遇,也給武漢帶來煩惱。我1979年10月來武漢讀書時,武漢只有“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當時要從位于蛇山腳下的湖北財院到漢口的民眾樂園,還真是不太容易。在過去的20年,武漢已經(jīng)形成一個“橋梁效應”,即橋建到哪里,大橋的兩邊就開始繁榮。原來的徐東一帶,基本上是菜地與魚塘,二橋一通,地價猛升,形成了“徐東商圈”,現(xiàn)在的二七大橋亦是如此。
但是,人會老,橋也會老。武漢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別的大城市多了一筆負擔:建橋、修橋、再建橋、再修橋……現(xiàn)在還多了一個挖隧道,武漢想不借債都難。
于是乎,武漢二橋又要大修的消息傳來,作為納稅人,只是感覺到金額大了,時間長了,維修頻繁了。據(jù)武漢城建部門透露,長江二橋即將投資9500多萬元進行維修,工期304天。長江二橋于1995年建成通車,記得在通車的前一天對市民開放,我與我父親、我小孩,三代人在二橋上行走了一番。遺憾的是二橋已經(jīng)在過去的18年中于2006年至2007年進行了大修。技術部門認為,“由于該橋日車流量遠超設計流量,不堪重負,一些老病舊傷近年來再度復發(fā),因此需要再度維修”。這就是我們市民最不愿意看到的文字:老是說流量超過設計。難道大橋的設計師們只能看到10年之后的事情嗎?
二橋是武漢內環(huán)線的關鍵節(jié)點,維修限行不可能不堵車。官方也想了不少高招。比如,武漢濱江苑汽輪渡增加班次,地鐵增加運營列車數(shù)量,縮短發(fā)車間隔,并執(zhí)行新的工作日和雙休日列車運行圖。為了防止隧道堵車,也進行了單雙號限制。但是,網(wǎng)民提出的降低ETC收費,卻得不到回應。如果把二七大橋的ETC收費降下來,走的人不是更多了嗎?
最后還要提醒一句:加大二橋維修工程的“審計工程”,“建橋倒人”的事情不是沒有在武漢發(fā)生過。同時,公共工程的經(jīng)費節(jié)約是有空間的,以此次全運會為例,開閉幕式總費用為900萬元,僅為當初預算的10%。本屆全運會的運行經(jīng)費將控制在8億元之內,比預算削減了78%,橋梁維修雖無法與此類比,但是審計部門“同步審計”甚至“超前審計”總是可以的吧!在武漢,橋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