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 > 法國電影:一個“迷人”的神話

法國電影:一個“迷人”的神話

2013-09-04 02:17:25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陳興杰(財經專欄作者)

電影在它的發(fā)源地成為一個靠財政補助才能維持下去的行業(yè),這不能不令人唏噓。在政府羽翼下,法國藝術電影維持了多年脫離大眾需求的畸形繁榮,成為被藝術圈綁架的產業(yè)。

法國是文藝青年夢中的耶路撒冷,那里彌漫著玫瑰色的藝術氣息,繪畫、雕塑、歌劇、古董——還有法國電影。文藝青年言必稱“法國電影”,法國政府也把電影當成“特別的東西”,為此還發(fā)明了一個詞叫“文化例外”。法國的國產影視作品受財政補貼,隔絕于商業(yè)大潮,以抵御來勢洶洶的美國文化。

法國規(guī)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個影院的排廳量不能超過三分之一,也不能超過該電影院總場次的三分之一。導演賈樟柯對此羨慕不已:“市場經濟不等于沒有約束,不等于經營者可以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沒有約束的市場經濟是業(yè)余的市場經濟!比ツ陮а萃跣浺舱f,法國6500萬人口有5000塊銀幕,其中有2000塊必須放藝術電影,國家會出臺各種政策補貼藝術片,掙錢的商業(yè)電影通過各種通道反哺藝術。

法國政府不分國產外國,對影片征收11%的票房稅。這些稅收會以補貼形式返還,票房高就補貼少,票房低就補貼高,最高可達票房稅的1.5倍——外國電影不在補貼范圍之內,播放的時間和場次也要大受限制。法國文化部以各種名目(例如新晉導演、藝術電影、實驗電影、長故事電影)對國產電影實行厚薄不一的額外補貼。電視臺播放電影,每年播放長片(通常是電視臺出資拍攝的商業(yè)電影)不得超過192部,電影頻道可放寬至240部,多出部分必須是藝術電影或實驗電影。各種政策的目的,是既要抑制外國電影的侵襲,又要防止商業(yè)電影壓過文藝電影,以此維持“文化多樣性”。

電影業(yè)每年大約可以從政府那里獲得8億歐元補貼,但是大多不賺錢。電影業(yè)成了藝術冒險家的實驗天堂,各類電影流派紛繁迭出,卻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這些電影從來沒有風靡世界,它們只是小圈子的藏品。即便在法國,本土電影播出的收視率也遠遠低于美國電影。在美國大受歡迎的偵探劇、律政劇、醫(yī)生劇在法國同樣受到追捧。

法國電影業(yè)不賺錢除了因為曲高和寡,一個重要原因是制作成本過高。由于沒有票房壓力,又追求藝術上的精致,電影邊拍費用邊漲是常事。最典型例子是1991年上映的文藝片《新橋戀人》,拍攝跨度長達3年,制作成本從3200萬法郎上升到1億2000萬,拖垮投資商之后由文化部宣布“國有”。電影明星的片酬總是偏高,電影工作人員則經常聯(lián)合起來搞罷工,推動工資節(jié)節(jié)上漲。

目前法國本土電影的市場份額約為40%(歐洲最高),其他幾乎被美國電影占領。如果電影市場全面開放,不難想象法國電影的潰敗。電影在它的發(fā)源地成為一個靠財政補助才能維持下去的行業(yè),這不能不令人唏噓。在政府羽翼下,法國藝術電影維持了多年脫離大眾需求的畸形繁榮,成為被藝術圈綁架的產業(yè)。寄生在財政補貼上的電影人,他們看不起商業(yè)電影,制造“商業(yè)與藝術為敵”的意識形態(tài),阻礙民眾自由選擇國外藝術。這些電影人想要的是政府的保護,這樣的“藝術電影”和“多樣化”,有什么可追求呢?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zhàn)略合作伙伴